为什么写这篇文章。因为越来越意识到,写代码,真的写不了一辈子。
我已经入行快四年了,不要拿出什么写代码转管理,或者钻研技术,只要技术好,就可以写一辈子的话来骗我。
本人就是大厂的,现在的Level也是大厂中位数,是明白大厂的。
大厂的钱,要赚,每年百八十万,是丰厚的现金流来源。而且是完全不依赖之前的资本积累的。但是大厂的钱其实没法一直赚下去。
有三个像是基础规律一样的铁网,横亘在我们这些互联网职场人的上方。本文聊聊第一个,也是最重要的一个。

一、年薪百万要交多少税
年薪百万,在职场应该算是顶尖的收入了。那么,年薪百万,交税后,到手可以有多少?
很容易算,100w*45% - 18w(速算扣除)= 27w,总共交27w的税。(假设没有任何附加减免)
到手就是73w。养老保险,医疗保险再各自扣除一部分,到手只会更少。
那么假设你年薪两百万呢?200w - (200w*45% - 18w) = 128w。到这个比例人们就会觉得有点夸张了,因为年薪两百万瞬间变成了一百多万。
在年薪百万后,你每赚100元,就首先要分45元用于交税。
我们不是说交税不好,从国家宏观的角度来考虑,交税用于分配调节,当然是非常好的。我们只是再说,收入达到一定程度后,靠辛勤工作,继续希望获取高收入增长,不值。
假设你是互联网大头兵,薪资在20w80w。你的直接领导是组长,薪资在100w150w。组长的上级是部长,薪资在200w~300w。部长的上级是公司的高管,薪资500w。
体量小一点的公司,也可以套这个模型,高管薪资换成200w~300w即可。
其实罗列公司的高管这个级别,我都感觉没有意义了。你真的相信你自己能升任公司的高管?
我们来重点看看,大头兵到了顶阶后VS组长到了顶阶后的真实薪资差距。
税前80w比组长的150w。差距接近两倍。
税后60.5w比组长的100.5w。差距变成了组长是你的60%多。这个差距客观存在,我们的文章不是为了胡诌说组长连比你工资多百分之50%都没有,而是为了说明,税收让你们的差距变小了。
税,让职场的天花板诱惑力变小了。
二、不同的策略
能当组长,当然是当组长更好。但是我如果说,试图竞争当上组长这件事情,也没有那么值得呢?
为何?我们来进行一个简单的分析。假设你和小王都是熟练程序员,年薪在50w,你们都有机会升任组长。
三年内,小王勤勤恳恳,超额加班,每一个业务细节都反复心中刷好几遍,也积极打造职场形象,牵头做了好几个大项目。终于大领导要选拔人搞一个新的方向,这个时候平日都积极表现,各种项目都冲在前面的他,自然成为了首选。工资终于来到了100w。比起五十万已经涨了1倍,税后也涨了超50%了。
那么,请问此时,普普通通工作的你呢?三年后,你的工资呢?你的工资随着自然涨幅,也涨到了75w。你付出的是好好干,偶尔刷一刷存在感,但是不用全部心思都放在工作上。
小王通过努力,拉开的差距不是50w,而是25w。税一扣除,差距就更小了。
那么你呢?假设你在这三年里,明白了职场天花板已经接近尽头的道理,利用之前攒的100w,每年投资可以赚20%。那么你每年投资可以赚20w多。
那么你最后的收入:57.25w + 20w = 77.25w
勤奋且获得一致好评的小王收入:73w。
你,比小王最后竟然赚得多。这还是没有算这三年里,你又多攒了很多钱作为本金的情况下,这样即便后面当上组长的小王,慢慢工资又爬到了150w。他也无法超过你,因为你的本金又增加了。
一个人是加法模式,一个人是乘法模式,怎么超过?
这就是我说,为什么,能当小组长,当然是当小组长更好。但是如果要通过996加班的,通过时时刻刻把项目放在心中,甚至还要面对领导各个盘问的,这样去竞争当一个小组长,又何必呢?
我所看见的有很多个互联网的小组长这一层级,很多也是非常累的。不少都要被领导反复逼迫,忙碌时也拉着各种熬到深夜,并且基本上脑子要装满整个小组的非常多东西。
但是殊不知,此时他们是在一个会被拿走45%收入赛道努力。

三、存量财富的隐喻
有人说,百分二十很难。股神的收益也不过年化20%,很多人这几年炒股,不亏,不被割韭菜就是好的。
赚取20%难,但是职场努力加班赚那80w,就简单么?难道不也是血与泪换回来的,不是加班996,老板随叫随到,以及各种对上舔着换来的么?
有人就又说了,但是职场确定性强,是真的能赚到这80w。
而你那儿能不能赚到20%还另说,这,就牵引出了恰巧是投资最大的秘诀,高确定性。
高确定性下重注,去弥补收益率的不足。
过去这么多年买房为什么好。确定性高。
为什么这么多人买股票亏了,因为太多人被洗脑了高位站岗,完全忘记了低买高卖的本质。把股票玩成了赌博。
股市怎么赚钱是另外文章要回答的问题,本文我们只是想探讨一个问题。那就是职场能不能干一辈子?代码能不能写一辈子?
我们作为高收入群体,哪怕你想写一辈子代码,也没有这样的机会给你。
为何?等某一天你的存量财富涨10%,就能轻超过职场努力带来的增量,在职场上努力又有什么额外的价值呢?
四、后记
职场早期,也就是快速从20w~80w的那个时期,那是职场回报尤其明显的阶段。
职场中期,80w->升级为小组长,你只能慢慢等待,混圈子,等待运气。
你的最佳策略应该是,以最快速度,冲击到80w的边缘。然后每年慢慢等待自然涨薪,或者以一定身份加入即将在风口上的小公司,用原始股票换取更多财富。然后慢慢向投资道路上进行迁移,虽然会踩一些坑,但慢慢慢慢的,你就能真正利用资本市场赚取财富。
老实说,升级为小组长,最重要的根本不是努力。本文模型中,小王努力了三年,当上了小组长,但是真实世界中呢。万一业务停滞呢?万一另外的团队还有人也很卷,和你一起竞争这个小组长呢?
这个其实你看那些已经是小组长的人就知道了。究竟是努力上去的多,还是一开始进来时公司比较小,过去五六年扩大了好几倍,因而当上的多呢?